没时间照顾。“妈,不是我们不孝顺,您也知道,我们家就这么点地方,小宝又要学习,
您来了实在不方便。要不,您去三弟家住段时间?”她被像皮球一样踢到了小儿子王建业家。
王建业倒是没直接拒绝,可他那个游手好闲的性子,自己都顾不好,
哪有心思伺候一个病歪歪的老娘?三天两头不着家,她饿得头晕眼花,也没人给做口热饭。
小儿媳更是连面都懒得见,偶尔碰到,也鼻子不是鼻子,眼睛不是眼睛。“妈,
您也知道建业那德性,指望不上。再说,您孙子多聪明啊,您不去大哥家享福,
跑我们这儿受罪干嘛?”她想过去大女儿王秀英家。秀英倒是想接她,可女婿常年不在家。
女儿的婆婆本就因为秀英没生儿子而百般挑剔,见她这个病恹恹的亲家母上门,
更是没有好脸色,指桑骂槐,冷嘲热讽,说她是来拖累女儿的。秀英夹在中间,左右为难,
只能偷偷抹眼泪。杨老太待了没几天,就实在受不了那份气,自己灰溜溜地回来了。
她这才想起那个从小到大最不受她待见,老实木讷的二儿子王建军。建军的媳妇黄小翠,
是当年她花了五十块钱彩礼从邻村“买”来的。因为黄小翠家里穷,兄弟多,
父母急着把她嫁出去换彩礼给儿子娶媳妇。黄小翠嫁到王家五年,肚子一直没动静,
没少受她的白眼和赵玉梅的挤兑。可就是这个在她眼中“没用”的二儿媳,
和同样沉默寡言的二儿子,在她走投无路的时候,
默默地将她接回了他们那间只有一铺炕的逼仄小屋。没有山珍海味,只有粗茶淡饭。
没有嘘寒问暖,只有默默的照料。黄小翠每天端屎端尿,从无怨言。王建军下了工,
也会笨拙地给她捶捶背,捏捏腿。尽管这样,她心里还是念着大儿子和小儿子。她总觉得,
二儿子没出息,二儿媳生不出孩子,她跟着他们,丢人。弥留之际,
她躺在这硬得硌人的床板上,回顾自己的一生。她一心为儿子们操劳,掏心掏肺,结果呢?
大儿子功成名就,却将她视为累赘;小儿子娇生惯养,
到头来啃老...